牢记殷殷嘱托 不负深切期望 | 感恩奋进 让绿延伸——访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
2019年8月21日,习近平总书记到古浪县八步沙林场视察了当地治沙造林、生态保护等情况。五年过去了,八步沙林场有哪些新的发展变化?为此,本刊专访了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。
《党的建设》:近年来,八步沙林场在生态保护和防沙治沙方面取得了哪些具体的工作成效?
郭万刚:八步沙林场是古浪县防沙治沙事业的贡献者,也是全省农民联户承包治沙造林的典型之一。截至目前,林场共完成治沙造林31万亩,栽植各类沙生苗木6000多万株,花卉、风景苗木800多万株,埋压稻草3万多吨,播撒草籽3万多公斤,封育管护面积45万亩。修筑治沙道路100多公里,完成省道308线、316线、甘武铁路、营双高速等通道绿化200多公里。
近年来,八步沙林场通过防沙治沙,有效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,提高了空气质量。其次,通过植树造林,增加了植被覆盖度,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,增强了生物多样性。治沙工作还防止了土地进一步退化,保持土壤肥力,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稳定的土地资源。
《党的建设》: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,八步沙林场在防沙治沙模式上有哪些探索创新?
郭万刚:一是规模化治沙。八步沙林场依托“三北”防护林、省级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,采取工程治沙与生物治沙相结合的措施,在风沙前沿和重点风沙口大规模开展治沙造林活动。这种方法有效提升了治沙效率,八步沙林场累计完成国家“三北”防护林建设13.7万亩、草方格压沙10万亩,43年来完成治沙造林31万亩,管护封沙育林育草45万亩。
二是坚持管护并重。林场实行“封、造、管”并举原则,通过人工促进结合天然更新的治理模式,对适宜封育的区域采取封禁保护措施。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植被覆盖率,还通过对林木专人管护,杜绝了人畜破坏和森林火灾的发生。
三是动员社会力量。八步沙林场探索推行“互联网 防沙治沙”模式,建成全民义务植树网,广泛开展公益项目,接受社会各界捐款,完成大范围治沙造林和公益林建设。这种模式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治沙,形成全民关注和支持防沙治沙的良好氛围。
四是强化科技支撑。林场与科研院校合作,建立防沙治沙教学实习基地,为防沙治沙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。通过科学支撑,第三代治沙人尝试采用打草方格、细水滴灌、地膜覆盖等新技术,极大提升了治沙效果。
《党的建设》:近年来,八步沙林场是如何发展林下经济并实现经济效益转化的?
郭万刚:八步沙林场利用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,在林区建设土鸡养殖基地一处,注册了八步沙“溜达鸡”商标品牌,目前,年存栏2万多只,出栏1万多只,经济效益良好。同时,积极探索将防沙治沙与培育富民增收产业相结合,在黄花滩移民区流转沙化土地1.25万亩,完成梭梭接种肉苁蓉基地建设。林场固定资产由2010年的2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000多万元。
《党的建设》:八步沙林场在继承和弘扬八步沙“六老汉”新时代愚公精神方面做了哪些工作?
郭万刚:2019年以来,我们依托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和八步沙“两山”实践创新基地,积极主动对接省内外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大专院校、社会团体来此开展主题党日等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,在治沙纪念馆和眼窝子沙开展现场宣讲活动,在六道沟以东建立万亩实践教学基地。2019年以来,共接待全国各地参观学习的干部群众35万人次。八步沙治沙先进群体事迹报告团先后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、故宫博物院、中国社会科学院、北京大学、内蒙古自治区等国家部委、企事业单位、高等院校、兄弟省区市和全省各市州开展宣讲200多场次,近20万人聆听了报告。配合完成电影故事片《八步沙》、电视剧《绿色誓言》、话剧《八步沙》、纪实文学《筑梦八步沙》等文艺作品创作,切实提升了林场对外影响力。